在武汉文理学院的校园里,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朱廉悦同学用四年时光书写了一段精彩的成长故事。这位2025届优秀毕业生不仅以专业前10%的优异成绩获得连续三年校级奖学金,更在志愿服务、学科竞赛、校园文化等多个领域绽放光彩。

专业学习:从99分到实践创新
在《Python大数据采集与可视化》课程中,朱廉悦以99分的成绩创造了课程最高分纪录。但更令任课教师印象深刻的是,她积极探索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且这种学习方式让她在后续的“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中带与队友一同斩获三等奖的好成绩。
志愿服务:200小时的温暖坚守
作为学院志愿者部部长,“地铁志愿者”项目是朱廉悦最骄傲的作品。每周六早上七点,她总是第一个到达服务站点。“记得有次暴雨,我们都以为活动要取消,但她早已联系好室内服务点。”同学小李回忆道。这个坚持两年的项目,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成为校园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
校园舞台:从幕后到台前
很少有人能同时在实验室和舞台上都有出色表现。朱廉悦却做到了——她既是编程好手,也是校园金牌主持人。从严谨的学代会到欢快的元旦晚会,她总能根据场合调整主持风格。"准备主持稿时,她会像调试代码一样反复推敲每个细节。"广播台指导老师这样评价她的专业态度。
成长感悟:代码之外的人生算法
“大学教会我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朱廉悦这样总结自己的成长。在她看来,编程竞赛中的debug过程、志愿服务中的突发状况处理、主持活动时的临场应变,本质上都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如今,这位即将毕业的学子正带着这份能力,向着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