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Focus
党建工作

党纪故事汇——《一根灯芯著雄文》

作者:  时间:2024-08-01 16:15  浏览:

事里饱含精神,故事里洞见信仰。一个好故事总能深入浅出地讲清一个道理、诠释一种情怀、提炼一种精神。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不仅忠实记载了奋斗和牺牲,生动还原了磨难与前进,更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屹立百年且更富生机的大道理。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广大青年党员要从中读懂初心、为民、奋斗的“小故事”,汲取奋进力量,反躬自省、寻找初心、笃定前行,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的能力和本领,为学校、社会、祖家建设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根灯芯著雄文

红四军数千人在井冈山上,晚上点灯照明要用油,吃饭炒菜要用油,而山上每年生产的油极为有限,加之敌人封锁,外地的油又运不进来,因此,油成了山上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除了炒菜少用油外,毛泽东指示军部搞了个用油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队留一盏灯,用一根灯芯,供换哨、查哨等急用。

1928年3月和8月,井冈山遭受了两次血雨腥风的洗劫,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了坚定根据地军民的必胜信心,毛泽东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因而开始了对武装割据这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没有遇到过的理论问题的研究。他白天搞社会调查,晚上看书、读报、写文章,在他的桌上,摆满了书、砚和纸张。

按军部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但为了省油,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长此下去,毛委员的视力会搞坏,因而,每到天黑,就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一进房,就悄悄地挑开了两根。就这样,一滴油、一根灯芯用完了,又添上一滴油、一根灯芯……江西的老表、换岗的战士望见八角楼上彻夜不熄的灯光,都会喃喃地说道:“毛委员,您该休息了。”

就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在1928年10月5日晚上写完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光照神州的著作,全面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0月14日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它作为大会决议案的一部分,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拥护。也就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思想,牢牢扎根在了根据地军民心中。

11月25日,毛泽东又在八角楼写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不久,井冈山的军民唱起了这样一首颂歌:“天山的北斗亮晶晶,比不上八角楼上的灯光明,毛委员就是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

从“一根灯芯著雄文”的故事中,传承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一根灯芯”照公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经验。中央苏区时期,物资匮乏,按规定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毛泽东同志带头只点一根灯芯,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如今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攒下的,决不能挥霍浪费、穷奢极侈。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厉行节俭、尚俭戒奢的优良作风,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积极响应中央过“紧日子”的号召,坚决杜绝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坚决远离“舌尖上”“纸张上”“车轮上”的浪费,分清轻重缓急,坚持精打细算,做到求真务实,真正把真金白银花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